在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民工培训的实训手段
杭州市工人业余大学 王 献
摘要:在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中,培育新型农民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活动已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在培训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显现出来,如何让培训学员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其动手操作能力,只说不练是不能掌握真正本领的,但要开展实训操作,就必须要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实训设备,这对一般的培训机构是很难做到的,本文就针对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及所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以希望将农民工培训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关键词:农民工;培训;实训;手段。
一、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意义
当前,农民教育培训正面临新的良好发展机遇,国家已把农民培训工作做为解决 “ 三农 ” 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由此可见对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培训是提升农民工素质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落后地区农民增收的一种有效方式。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另一方面,近几年来,国家通过农民培训项目的立项和实施,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为农民培训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随着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企业急需一批掌握一定技能的务工人员。因此,我们应紧紧抓住农民教育培训面临的良好机遇,整合农民教育资源,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这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农民工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民认识不到位,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
据统计,在杭务工的农民工约有17.8%的是文盲,约有12.9%的是小学文化水平,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占69.3%,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学习新的技能感觉有难度。加之部分农民思想意识落后,总认为打工就是“下力干活”,没有必要参加培训,因此造成了很多农民工不愿意参加技能培训的现象。
(二)培训费用偏高,制约了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热情。
尽管在我市各行各业群体中都可以看到农民工的身影,他们已成为我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农民工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的农民工人数很少,即劳动力参训率偏低。主要原因是就业培训最少需要三个月,需要费用600元至900元,职业技能鉴定最低的初级工需要200元,再加上培训期间的吃、住、行等消耗将近1000元,高额的培训费用使绝大多数农民工望而却步。
(三)是资金的支持力度不足。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在对农民培训的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很大支持,开展了一些免费技能培训。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需要培训的农民较多,培训资金明显不足。大部分农民参加技能培训还得自己“掏腰包”,造成了农民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四)实训设施欠缺,不能掌握真正技能。
要开展实训操作,就必须要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实训设备,这对一般的培训机构是很难做到的,造成了许多培训机构在培训过程中往往是走过场,只进行理论讲解,不进行实际操作,学生不能真正得到实用性的东西,从而丧失了学习热情,而学生迫切需要在培训中少讲理论知识,多讲实际应用;少讲道理,多进行实际操作,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五)缺乏高、新、特专业的培训设施,不能满足企业和农民工的实际需求。
虽然培训机构设立了多个培训项目,也具备了一些常规的培训设备,但是有些新的行业和工种对技术含量的要求比较高,培训机构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师资、教材、设备,而不能开设高、新、特等一些急需专业项目,以致部分农民想接受培训而无法参加。因受培训的机会较少,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并没有一技之长,外出务工不好找工作,即使找了工作,也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风险产业,劳动强度大、收入低。
三、通力协作,使用多种途径改善实训难的状况
农民工的培训要切实落到实处,按照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主阵地农民工培训模式,将政府教育基金分侧重投入到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提高财政经费投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说空话、不走过场,多做实事,多做细小之事,多重实效、重应用、重农民工的反映。要真正地把农民工当作自己的亲人,切实有效地为他们排忧解难,深入到他们当中去,倾听他们的呼声和愿望,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制定切实有效地措施和实施办法,落实切实可行有效的监管监督机制,对于那些愚弄、戏耍农民工的机构和个人,一定要绳之以法,决不姑息。
针对上述农民工培训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我们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加以解决。
(一)政府扶持,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完善鼓励农民工培训政策
财政教育培训经费补助要以“雪中送炭”为主,少做“锦上添花”;不仅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对不同的培训机构要按照教育培训经费投入确定经费投入额度,提高培训方对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对于在农民工培训工作做得好的培训机构,要进行鼓励,并加以奖励,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购置实训设备,增强其办学能力;要真正发挥财政教育培训经费“四两拔千斤”的作用,着眼于带动企业和全社会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
(二)依据投入资金的多少及培训项目的不同可进行分级培训
1、对几乎不需投入任何设备的培训项目,可直接拉到工地现场进行各工种的实际操练
针对诸如建筑业的培训,如钢筋工、木工、抹灰工、砌筑工等工种,在农民工完成基础知识培训后,应侧重实际操作训练,保证实际训练不少于总培训时间的2/3,将通过在工地现场进行各工种的实际操练,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使之接受培训和考评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顺利就业。
2、对仅需少量投入即可开展的培训项目,则适当增加一些常规的小型设备
对餐厅服务员、中式烹饪师、插花员、服装技术、制版技术等技术工种,在理论知识培训后,也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实际操作,可适当购置一些常规的小型设备,使学员操作后能尽快掌握其技能,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快速进入角色。由于这种培训所投入的设备资金相对较少,因此目前很多培训机构都在开展此项培训。
3、对一些需要投入相当资金的培训项目,可借助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的优势开展培训
对维修电工特种职业上岗证、维修电工中、高级、冷加工及计算机初、中级等工种的培训,很多学校一时还拿不出这么多资金来填置设备,但当地企业又急需这样的人材,可联系当地的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基地,采用资源共享的方式,在理论培训结束后,集中组织学员到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基地进行上机操作。
4、对一些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培训项目,可利用政府投资的公共实训基地开展培训
对先进机械制造(如数控车床、三坐标测量仪)、信息技术(三维动画、视频、音频等)、汽车修理技术、食品与药品检验、制冷等技术含量高的工种,所需投入设备昂贵,目前企业或学校一般都没有类似高端实训设备,这时就可到公共实训基地进行操作训练,由于实训基地属于政府公益性的实训平台,面向全社会开放,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费用问题。另外,公共实训基地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推广新职业。比如,哪些工种比较缺人,可根据需求情况,开发相应的实训项目,以加快人才培养速度。
(三)走校企结合的道路,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开展实训操作
近几年,社会上涌现出了一种新型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即“订单式”培训。所谓“订单式”培训,是指用人企业向当地人事或劳动部门提供就业信息,包括所需工种、人数、薪金和技术要求等,人事或劳动部门根据这些信息加以整合后,提供给培训学校,学校根据“订单”要求组织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整个实训操作完全在企业内部进行,培训结束后将这些人才或劳动力整体输送给对方。由于企业参与了培训内容的设计,相当是为企业“量身定做”了大批量的专门人才,形成技术稳定的员工队伍。
(四)落实效,引进社会力量联合办学
为了满足外地农民工的学习愿望,对于一些农民工需求强烈的工种,培训学校经过慎重的考察,对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实习场所等办学条件的机构,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由学校出资,并对整个办学过程进行全程监管,保证办学质量,使受训农民学有所得,实训操作项目直接在单位进行,熟练掌握所学技能,以便培训结束后能迅速适应就业岗位,这样即解决设备投入的难题,又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四、我校在农民工培训的成果及需改进的问题
作为中华总工会命名的浙江省唯一的“全国工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全总从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中拨付200万元专项资金到我校,用于开展农民工技能免费培训,我校在杭州市总工会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购置了,如“YL-WX-2型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YL-ZX-1型X62铣床电路智能实训考核台”、“YL-ZT-1型T68镗床电路智能实训考核台”等大型先进设备及智能实训考核台与配套电脑若干台,开展了维修电工特种职业上岗证培训、维修电工中、高级培训、冷加工的培训及计算机初、中级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满足杭州市周边地区农民工学习的需求,经过实地考查,先后与建德市总工会、桐庐县总工会、临安职校等单位开展合作办学,为保证对农民工培训的教学质量,我们对合作单位在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全过程进行服务、指导、检查和监管。并在培训结束后对部分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了回访。
(一)政府的免费培训激发了农民工学技能的热情,并为其就业铺平道路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们对参加培训学校的调查中看到政府的免费培训确实激发了农民工学技能的热情,从以下几个方面可说明:
1、培训很实际,工作用得上
一名参加5S质量管理免费技能培训的学员感到老师教的很实际,工作上用得上,对本人帮助很大。
2、提高技能,找好工作
一位参加数控技术学习的农民工说:“在外面打工,没技能找不到好的工作,现在有免费学技术的好机会,我一定要好好学,争取考个中级工,再找个好点工作。”
3、掌握技能,重新就业
一名学习数控机械学员原在一家企业做装配工,因企业不景气而返乡。回到老家看到政府免费培训返乡农民工的信息,30岁的他重新坐进教室,学习数控机械。如今,这名学员凭借面试时娴熟的数控操作技术在本地一家生产电动车配件的企业找到工作。他说:“农民工只要自己有技术,找工作就有希望。”
4、实用性的培训,深受欢迎
参加中式烹调培训的学员在培训班结束后,高兴地说:“政府的免费培训就是好,平常要学习烹饪得花上好几百元钱,现在我们可以免费学习到适用的技术,这样的培训很受欢迎,以后有机会还要积极参加培训。”
5、掌握多方面技能,增加就业几率
一位学生以前是做钳工的,现在他参加焊工的培训,其目的就是要:“多学一门技术,以后找工作就多一条路。”
6、试行订单式的培训模式,促进就业
参加足部按摩师培训班的一名学员,之前曾在一家工厂打工,受金融危机影响被裁员,回乡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一直没能再就业。当听说学校是开展免费培训,她抱着试试的心理参加了。她说,“只要我们考试合格,就能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学校已帮我们联系了足浴城就业。”
(二)有待改进的不足之处,以便将培训工作做的更好
当然在调查的过程中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反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培训内容上与农民的需求有差距
个别培训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与农民工就业实际需求不相吻合,在培训内容上与农民的需求有差距,即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而不能让受训者立竿见影。参加培训的农民工普遍感觉培训内容“用不上”,造成“不学白不学,学了也白学”。
2、缺少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科技的培训
培训内容多集中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上,缺少对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科技的培训。当前基本上很少开设农业技术和农业科技方面的培训,而大多数培训都集中在裁剪缝纫工、电焊工、厨师、美容美发等专业,这些工种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都很低,对提高就业能力的作用有限。
3、缺少生存技能的培训
培训内容多侧重技能培训,主要是让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但很少注重提高他们的生存技能,涉及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法律法规常识讲座和城市文明常识、心理健康知识辅导等培训相对较少。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本领虽然得到了加强,但就个人综合素质而言,仍然难以融入城市社会。
4、不能自主选择培训专业的培训时间
部分农民确实有参加培训的意愿和需求,但由于不能灵活自主选择培训时间错过培训机会,没能参加培训。目前,对农民工的免费短期培训时间在2~3个月,像厨师、缝纫、车工、焊工这类专业,两三个月的培训确实难以熟练掌握,导致部分农民工不愿参加培训。另一方面培训时间过长,参训人员难以保证学时,农民工又担心耽误找工作,从而影响到了培训效果。
5、教师授课进度太快难以适应
农民工大多数文化底子差,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学起来很费力,常常感觉到老师讲课进度太快,一小部分同学因为没有信心半途而废。
五、结束语
总之,农民工培训、就业、创业是一个大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只是让农民工增加一些收入的眼前行为,而是一个提高农民综合能力、提升整体国家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情、大问题,是一个战略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快农民工培训的步伐,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桂萍.农民工培训的制约因素及突破思路[J].高等农业教育,2004(11).
[2]宋丽智,胡宏兵.我国农民工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问题,2005(10)
[3]吴万敏,孙国荣,刘莉等,对培育新型农民与新农村建设的理性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
[4]李昌容,董跃成,当前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四川农业科技,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