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职高专版教材中人物名字及称呼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杨 锐
在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英美人的姓名顺序正好与我们中国人相反。我们先从姓名排列上来看。中国人的姓放在前,以示强调人的出处,中间是人的辈份称谓(传统上),以示长幼有序,不可颠倒,而名却在最后;而英美国家则是把名放在前,强调人的独立性、自由性、个性。中间的名字可以自由地取,而且在非正式场合下可以省略,在正式场合时,中间名也可由首字母缩略替代,姓放在最后。从姓名的数量来看中国人的姓不多,以前称百家姓,现在可能有一、两千个。中国人讲究正统,讲究出处,所以姓的数量较英美国家少。英美人几乎什么姓都有,从姓的数量来看,就知道英美人爱自由,不受约束。从取名的上看,名字往往与美学、父母的愿望方面有关联,英美国人也不例外。比如说,以“花”等美好的事物作为女人的名字很多,这点与中国人一样,从这点来看中西方人都爱美。如: “Lily”“Rose”。往往用“剑”“强”,等作为男人的名字 ,英美国人也有,如 “Oscar”,“Barry”,但英美国家男人的名字更多取自圣经人物或圣徒名,如 “Jack” “James ”。英美人为纪念或崇拜某人,往往就取其同名,而在中国则视为大逆不道,在封建社会还必须避讳,否则就得追究责任。且不说是君王、上级,就是与已故的君王姓名相同也不可以,本族先辈用过的名,后辈也不许用,甚至不能说,否则就是冒犯先人,视为不敬不孝。在《红楼梦》中就有这么一段,贾雨村有个聪明伶俐的女学生叫林黛玉,女学生在读书时每次都把“敏”读作“密”,贾老师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知道女学生的母亲名贾敏。
英语中的亲属称呼名称比汉语中的要少得多。 英语以家庭为中心, 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 女性, 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显得男女平等。如:英文“ grandparents,grandfather, grandmother” ,不论父母其父亲共用一个词“ grandfather” , 而“ grandmother” 既指奶奶亦指外婆,简单又笼统。而中文“ 祖辈、 爷爷、 奶奶、 外公、 外婆” 却将父或母的双亲分得很清楚。再如, 父母同辈中的称谓: 英文中的“ uncle” 和“ aunt” 。 对应于中文的“ 伯伯、 叔叔、 舅舅、姑父、 姨夫等, 姑妈、 婶婶、 舅妈、 姨妈” 等, 既要分出父亲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 又要分清母亲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 甚至还分排行大小。如汉语中的 “四大姑八大姨” ,在英语中,通常用其名字Uncle Tom, Aunt Mary以示区分。还有,在同辈中,英文“sister”“brother” 表示“姐姐、妹妹、哥哥、弟弟”。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 nephew” 和“ niece” 是只分性别不分甥侄的, 表示同辈的“ cousin” 一词, 对应于汉语的表兄、 表弟、 表姐和表妹等, 不分堂表和性别。而汉语把表亲关系区分得非常严格, 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分出大小,根本不像英语笼统一个词了事。说到嫂子(弟媳)、姐夫(妹夫)、岳母(婆婆)、岳父(公公)等时,因婚姻关系产生的契约型亲戚,英美人讲究的是法律、法制,所以用“sister- in- law”“ brother-in- law”“mother-in-law”“father-in-law”即用这种法律关系来体现。为了表示礼貌,在中国对陌生人也要以亲属关系称呼。 如: “ 大爷、 大娘、 大叔、 大婶、 大哥、 大姐等” 。英语中的称谓却为数不多,除“ dad, mum, grandpa,aunt, uncle” 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 其它的几乎都不用。 在英美国家,人们的直呼其名在中国人看来似乎有违情理, 且不礼貌, 没教养。
英语中社交称呼也比汉语少得多,英美人往往直呼其名,通常只在其姓氏前加“ Mr.” “ Mrs.” , 男子统称“ Mr.” , 称已婚女士“ Mrs.” 未婚女士“ Miss”,现在对所有女性,无论已婚或未婚,统称“Ms”,更加彰显男女平等。英美人也会按头衔称呼“president”、“mayor”、“ doctor”、 and“professor”。最常用的则是“Mr.”、“Mrs”、“Ms”,这表明西方较平等,自由。而中国人则不同,是人就非得要找出一个头衔称呼,“部长”、“经理”、“董事”、“局长”、“处长”、“科长”、“主任”、、“院长”、“工程师”等等。实在不好找就叫职业,“教师”,(所以在英语中teacher并不是个称谓,只是一个职业,不能用英语称呼 Teacher Smith)再不济,“铁匠”、“木匠”、“裁缝”,否则就好像是对人不尊敬,如直呼其名,那听者可能不高兴,从这点可以看出中国人潜意识里的等级意识以及官本位心态。
那么,这些差异是怎样产生的呢?
首先,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方式。从文化起源来看,中西自然环境的不同挑战, 激发了中西人的不同应战, 产生了不同的文化 欧洲的“ 陆海相间” 的地理结构, 培养了西方人与海洋共处的生存状态, 发达的航海业和工业革命,使之发展起商业经济, 进而创造了人类的商业文明。 商业经济活动需要按照一定的经济规律运转, 又由于利益关系, 必须在人人平等基础上建立规范人行为的一种契约关系,来保护商业经济的正常秩序。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体现平等、 民主的城邦制政体, 形成个体本位制的西方社会。 西方文化讲究天赋人权, 强调个体本位, 张扬主体性, 追求独立人格、 个性解放、 强调个人主义。他们崇尚自由,强调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独立性, 乐于表现自己。 注重个体思维定势和追求自我实现的西方民族由此形成冒险竞争、独立自信、 坦率真诚的外倾性民族性格。
中国属于大陆型的地理环境。大多数中国人居住在湿润半湿润的大河流域,这些,为充分从事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提供了条件,形成了中国古老的农耕经济。土地栽种的生产方式和家庭化的活动方式为基础的农耕经济,加强了个人对土地的依赖,也强化了个人对家庭的依赖。与农耕经济相维系,逐渐孕育了农耕文化。中国人的主体—农民,大都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少有流动。世世代代、年复一年地从事简单的再生产。他们大多“与其耕地相连系,胶著而不能动,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祖宗子孙世世填墓安于斯,则日天长地久,福禄永终。”基此,家族的血缘关系得以继承、延续,在家族和血缘关系基础上建立的是君主制的宗法制政体,实行的是 “ 家国同构”的政治制度, 形成家庭本位制的中国社会。 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文明等级森严, 在国家君对臣,在家庭父对子,长对幼,男对女均有着绝对的支配权,他们之间不存在平等。农耕文明的代表性学说儒家学说,总的是提倡守旧和服从,反对创新、反对标新立异,提倡从集体本位主义出发的礼治思想和重义轻利的文化观,继而形成中国人谦和、 礼让、注重伦理道德、 求同求稳、 谦和谨慎、 含蓄内向、 仁慈宽厚的内敛性民族性格。
文化差异是客观形成,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 宗教信仰也不同,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演进过程, 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 不能说孰优孰劣, 认识中西文化各自的特色和差异, 建构起文化间相互认可,在多维社会和多元文化共处的现实中提高自我文化意识,完善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参考文献:【1】刘承华《 文化与人格—— —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2
【2】於奇《中西方文化差异大观》,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3】王振亚,《语言与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