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荣胜同志在杭州市工人业余大学调研工作时的讲话摘要
(2015年9月23日,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来调研,主要是给大家鼓劲加油。今年以来,工大的同志埋头干事,勤勉干事,有进步,有成效,最大的标志就是办学有了人气。整个学校从教学形式到教学对象,正在逐步探索一条具有杭州特点、工会特色的草根大学之路,这同时也是我们办学的根和魂。我曾经讲过,要么清华北大,要么工大夜大;要么接天线,要么接地气。特别是在如何办好退休职工的培训班方面,我认为工大上下是认识统一、行动迅速、准备充分、组织有序,开了一个很好的头。所谓认识统一,就是工大在服务好在职职工的同时,在向保留会籍的退休职工延伸服务上统一了思想认识。所谓行动迅速,就是在市总领导班子提出工大的服务要从学历教育、工会培训、职工技能培训向退休职工培训和服务延伸拓展的设想后,工大闻风而动,做了很多准备工作。5月26日,我们还一起到老干部大学,学习了他们成功的经验。所谓准备充分,就是在硬件升级、课程设置、师资调配等方面准备得非常充分。首期办班招生316人,报名的有2707人,应该说迎合了职工的需求,提供了对路的服务。所谓组织有序,就是机构调整、职工调动、方案制定、师资聘请、招生录取等工作都井然有序、稳步推进。
今天,我主要讲两个方面。一是为什么要办老年培训班或者叫退休职工培训班,二是如何办好这个班。
第一,为什么要办老年培训班?
我认为是五个新。一是总书记有新指示。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讲到,群团工作要反对“四化”,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要防止“三热三冷”,热在机关、冷在基层,热在上头、冷在下头,热在干部、冷在群众;要克服以主观想象代替群众真实需求的倾向,把握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少搞一些强加于群众的活动,多提供一些对路的服务。总书记的话非常有针对性,可以说是振聋发聩,惊醒梦中人。我们要一一对照、一一对应:我们是不是搞了很多强加于职工而不受职工欢迎的活动?我们是不是搞了很多以自己的意愿代替群众和职工真实需求的事情?我们提供了多少有效和对路的服务?工大拓展开办退休职工培训班,可以说是遵循、执行总书记所提出的“提供对路的服务”最有效的行动。
二是群众有新需求。杭州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已经接近20%。如果剔除大专院校的在校生,老龄化的程度已经超过25%。我曾经讲过,老年人第一要有老底,第二要有老伴,第三要有老窝,第四要有老保。这几个“老”实际上是物质层面上的,以老窝为例,杭州居民人均的住宅面积是35.1平方,农民是人均67平方,老窝这个问题是基本可以解决的。关于老底的问题,杭州居民的人均存款是7.6万,年人均收入是46325元,农民是26335元,所以,存款也好,人均收入也好,老底也是没有问题的。再讲老保,我们的养老参保率已经达到了97%,医保和社保达到了98%,老保在杭州也做到了。当然,老伴是要自己选择的,我们不能强加给他。除了这几个物质形态上的“老”之外,最需要我们提供服务的就是老友和老乐,让他快乐,让他幸福生活。现在年轻人工作繁忙,很难时时刻刻陪伴在老人身边,工大开设老年培训班,就是顺应职工群众的新需求,积极探索文化养老,为老年人解决幸福、快乐以及交友等问题。
三是周边有新经验。之前我们到老干部大学、老年大学调研,学习他们的办学经验,学习他们干事的精神、境界和责任心。我经常讲,工会工作者要带着感情做事情,要把服务对象当成自己的亲人,俯下身子,换位思考,真诚服务。
四是工会要有新作为。工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面临着自我革新,我在市总读书会上讲了,要践行三唯观,指导思想从上到下、唯民是从,方式方法从虚到实、唯实是从,工作作风从混到干、唯干是从;要推进三个转变,从单一福利型向全方位服务型转变,从娱乐活动型向全面提质型转变,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有为型转变;要实现三全服务,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内容全方位,服务时间全天候。
五是工大要有新探索。邓小平同志讲过,不改革死路一条。同样,我们的工大也面临着新的选择。原来的学历教育的市场已经逐渐饱和,再墨守成规只能是死路一条。所以,首先要拓展学历教育,比如和浙大继续教育学院的合作就很有前景,至少在这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里,对外来务工人员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其次要拓展技能培训,借助专业培训机构和职业学校的优势,走联合办学的路子。第三要拓展工会干部的培训,整合资源,改善服务,提升优势。第四要拓展退休职工培训,这是工大探索转型升级的一个有利的契机。随着人的寿命不断地延长,退休职工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终身学习有市场、有需求、有前景,在这样的情况下,工大应该不断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和需求,来拓展我们的办学理念。
第二,如何办好老年培训班?
一要坚持政治方向。作为一所学校,要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第一要讲规矩、讲纪律。维护党的形象,不媚俗,不媚下。第二要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在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提倡多元化,鼓励百花齐放。第三要释放正能量。要让退休职工都有阳光心态,不埋怨、不牢骚,不传播散布小道消息。如果每个人都散发出正能量,这个单位就有正气,这个社会才会有希望。
二要坚持因材施教。这个材就是老年人、退休职工,也就是要因老施教,这是我们办学、办班的定位。这个定位要根据退休职工的年龄特点、身体特点、需求特点来设定,一定要适销对路,一定要有市场需求,一定要有职工需求,否则,我们一个很好的主张,又要变成强加于职工的没意义的事情。第一,老年班应该成为更新知识的课堂。包括原来想学没时间学的知识,包括时代进步新兴事物的知识,包括提高素养完善自我的知识等等。第二,老年班应该成为健身养性的场所。老年人要养生健体,要陶冶情操,要延年益寿,所以我们要根据他们的特点,设计健身、书法、插花、摄影等培训内容。第三,老年班应该成为开心娱乐的园地。老年人是孤独的,我们要让他们来学习了之后,有老友,有同学,感觉到很充实,很快乐。第四,老年班应该成为广交朋友的平台。让老年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彼此交流,纾解烦恼,消解孤独,互相关爱。第五,老年班应该成为智力开发的基地。老年人和小孩一样,有很强的表现欲、展示欲、成就欲。老年班要通过智力开发,让他的表现欲、展示欲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要坚持人文关怀。老年班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坚持人文关怀,坚持亲情化管理。就我们工作的出发点而言,老年班首先是文化养老的有效场所,是为老年人提供精神产品,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的活动阵地,是老年人求知、求康、求乐、求友、求为的温馨家园。就我们的工作而言,要安全第一。这方面要做的事情很多,主要体现在细节为王。比如学校教室的环境色彩要鲜亮明快,道路要畅通平整,楼道要有扶手,厕所要有坐便器,还要有医务室等。包括老师的讲课也要带着平等的口吻,而不是像给小学生讲课。
四要坚持教学相长。首先要拓展视野,广聘教师,积极整合市委党校、老年大学、老干部大学,包括全日制大专院校的师资力量。其次要发挥老年学员的作用,让某一领域有专长的老年人上台给其他人讲课,一方面满足了老年人的成就感,另一方面也是教学相长,相互学习。
五要坚持合力办学。一是要加强领导合作。从市总层面到学校层面,各方都要高度重视,加强沟通,有效整合资源。二是要加强经费保障。只要把事情做好,市总肯定会全力以赴帮助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我们担心的不是没有钱,而是怎么把钱用好。三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如果我们不做适当的宣传,我们的工作就会被边缘化,被别人忘却。宣传的过程是吸引公众注意的过程,公众的关注又会促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特别是根据市场、职工的需求,改进我们的教学质量,改进教学课程的设置,这是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
以上这些意见,供你们做好下一步工作参考,谢谢大家。